2013年3月1日星期五

中华历史之规律


為了更有力的支持《归亚论》中“找回自己文化之魂才能真正发展自己的文化”这一观点,从中国歷史发展的角度继续讨论中国為何会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这裡把中国从“三代”一直到“民国”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歷史发展是有很明显的规律的。从“三代”一直到“民国”為止,中国经歷了:夏、商、周、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17个时期。需要指明的是这裡把“战国”区别於周而提出来作為一个独立的时代才是合理的。原因是在战国的时候称周王的周天子,已经没有任何管辖天下的实权和名分了,诸强国都已自称王,况且周天子的周国在战国尚未结束之时就被灭掉了,因此无论如何,把战国视為周朝的一个时期都是毫无道理的,不能因為周天子在战国初期还存在就把战国划為周,否则三国就应该因為有蜀汉的存在而被划為汉朝才行。

这17个时期又可以分為三个阶段,即


周、战国、秦、汉、三国、晋
口口南北、隋、唐、五代、宋、元、明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清、民

首先是“分封建国的奴隶制阶段”,也就是“三代”夏、商、周。这个时期可以视為中华文明的先导时期,在经歷了千年的缓慢发展,中国人的先祖们终於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分封建国為基础的国家。然而实际上“三代”距离今天的中国人太遥远了,而其后的歷史阶段才真正深深的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

周朝后期随著铁器的出现奴隶制的社会经营方式的瓦解,周天子也越来越无法约束各路诸侯了,中国人开始思考这个社会大变革将何去何从的问题。於是时代发展到了战国,中国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称為“强盛的帝国阶段”,战国成為这一阶段的第一个时期,随著百家争鸣的各种思想的激烈碰撞,战国诸雄们用血实践著当时的各种学说,最后歷史选中了推行法家思想的秦国,於是中国进入了大一统的秦朝,但是强大的秦帝国在短短十餘年间就土崩瓦解,於是被刘邦的汉朝所取代,在经歷了数百年的强盛之后,汉朝也分為三国,之后被晋朝所统一,接著五胡乱华,晋朝国力不济被灭掉,然后中国又进入动盪的南北朝时期,接著被短暂的隋朝统一,之后又被唐朝取代,伟大的唐帝国经歷了几百年的繁荣之后被灭掉,中国於是进入了五代时期,最后被赵匡胤的宋朝所统一。

如果把战国到宋朝这个“强盛的帝国阶段”进行排列,把这个阶段从晋朝截断,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这个阶段的不同时期似乎在重复著歷史。首先是纷乱的“战国”和后面的“南北朝”一样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裡处於分裂战乱之中,而后被一个强大的诸侯统一,这就是“战国”后的“秦”和“南北朝”后的“隋”,但是这个强大的统一帝国随后迅速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汉”和“唐”,这两个朝代都强盛了数百年,有趣的是这两个朝代还都在中途被外戚篡位改过国号,这就是篡汉的王莽的新朝,和改唐国号的武则天的“武周”。汉唐灭亡之后都出现了一个相对较短暂的分裂的时期,也就是中国歷史上的两个以数字命名的时期:“三国”和“五代”,最后都统一於一个崭新的国家:“晋”和“宋”,而“晋”和“宋”的国运又如此相似,他们都分為两段,前期的“西晋”和“北宋”都是建都於北方的朝代,而最终都受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而失去了北方的半壁江山,於是迁都於南方成為偏安的“东晋”和“南宋”。

对此不可浅嚐輒止的当作趣谈来看这段歷史,必须追问為什麼歷史会如此相似?实际上,这是中国人在不断的超越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不断的推动时代进步的结果!而朝代的兴替只是这种超越和进步的一种表象罢了。自从周朝体系的瓦解,春秋以来中国人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将如何前进,各人提出各人的观点,有对的有错的,影响力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和墨家,战国的纷争成為了百家学说的实验场,最后法家思想适应了新型地主生產方式的需要,於是成功的使得秦国力大增,最终统一了诸国,但是当时的法家思想毕竟是理论观点,理论观点就免不了有些偏颇,因此秦朝因為运用法家学说过於极端,使得社会矛盾越来越深,於是经过短暂十餘年就被灭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汉朝,汉朝吸取了秦朝的正反两面的经验,汉朝人明白法家思想治国是必要的,但是需要用儒家和道家思想来进行调和,史书记载,汉皇室评价自己的治国方针时说汉家制度杂用王霸道。所以汉朝治国起初用道家思想,后来用儒家思想,最后使得汉朝的制度符合了当时的要求,因此汉朝能经歷几百年的强盛。然而,时代在不断的向前,汉朝的经营方式实际上是贵族地主和皇族地主统治的方式,在几百年的发展后,这种统治方式不再适宜於时代的要求了,因為帝国的统治应该是以中下级地主為主的统治方式才是最适宜的。但是从贵族地主统治到中下级地主统治方式之间还有一个仕族地主的统治这一过渡方式,仕族就是那些世代做官的家族。随著仕族的逐渐强大,他们要求统治的愿望也逐渐强烈,於是社会矛盾又一次尖锐起来,所以汉朝最终分為三国,而最后统一於晋。晋朝是个注定软弱的朝代,因為适应帝国要求的真正方式是中下级地主的统治方式,而晋朝只是个过渡的仕族地主的统治的王朝,这个王朝的歷史任务是探索适合於中下级地主同时的国体和寻找这种国体下适宜的指导思想,所以晋朝是一个软弱但文化特殊的王朝。但是,很难一下子就正确地找到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挫折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晋朝人企图以玄学的方式提出一套适应於进一步发展的包容的思想,但是这个努力没有成功。没有一个合理的统治方式,这使得晋朝十分软弱,后来被北方少数民族佔据了半壁江山,之后在软弱和矛盾中灭亡。於是进入了南北朝时代,中国人在这个时代裡希望找到正确的合时宜的治国理念,这和战国的情况相似。多年之后,正如秦国找到了法家思想而统一了战国诸雄一样,隋也找到了时代需要的治国思想,统一全国建立隋朝。隋朝实行了一系列措施让国家变成一个中下级地主的统治,比如开科举选人才,使得中下级地主甚至平民可以进入国家的统治阶层。然而和秦朝一样,隋朝的措施也是没有前人经验的,因此隋朝也把事情做过了,导致国家矛盾重重,最终二世而亡。取代隋的李唐则吸取了隋的教训,这正如汉吸取秦的教训一样,李唐的思想是包容的思想,同时又实行科举,使得下层人可以相对公平的成為上层人,於是李唐国运亨通,强势数百年。与汉朝相似,在几百年后,时代在继续前进著。中国的文明已经发展到了很高水平,下一个大的飞跃应该是进入商业文明了。但是在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进入商业文明之前,需要经歷一个短暂的“市井文明”,这正如皇族地主统治的汉朝文明到中下级地主统治的唐朝文明之间要经歷一个仕族地主统治的时期一样。市井文化的萌芽使得唐朝的经营方式也不再时宜时代的要求,因此各种矛盾再次加深,歷史进入了五代,在短暂的纷争之后,宋朝最终统一了中国。和晋朝一样,宋朝也是个注定软弱的朝代,因為中国下一个适宜的文明是商业文明,宋朝只不过是唐朝的鼎盛的农耕文明和将来的商业文明之间的一个过渡罢了,这个过渡是“市井文明”,需要以发展“市井文明”為“商业文明”的出现奠定条件,所有宋朝出现了发达的手工业,出项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君臣之间的关係也很和睦平等,同时宋朝的时代任务还要為即将到来的“商业文明”提供合理的思想动力,但是正如晋朝在思想上会走弯路一样,宋朝也很难一下子就找到合乎歷史要求的思想,晋朝的思想是“玄学”,宋朝的思想是“理学”歷史证明这都不是合乎时代要求的学说。注定软弱的宋朝也和晋朝一样失去了半壁江山,迁都到南方成為南宋。从“秦”到“宋”这一段时期的歷史鐫刻著中华民族不懈努力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所以这段时期也成為了中华民族最為自豪的一段歷史,经歷了这段歷史之后中国已经把全世界远远的拋在了身后,在西方还在刀耕火种般的蒙昧生活之时,中国人已经习惯於生活在灯火通明的夜市了。

但是,歷史给中国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中国北方兴起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少数民族——蒙古,这个还处於原始氏族刚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民族却异常善战,他们在当时那个落后的年代裡居然能跨越西伯利亚征服欧洲,建立起了一个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面对这麼一个强敌,注定软弱又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怎麼可能不被灭掉?儘管如此南宋军民还是坚持了很久很久。於是歷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可称為“倒退与向前的阶段”,其中“元”和“清”是歷史的倒退,而“明”和“民”则收拾伤痕继续前进。元朝灭宋,是中国歷史上从未有过的一次大的倒退,这对中国歷史的发展是一次重大的打击,比如在元朝读书人的地位比娼妓都低仅仅比乞丐地位高一级,即所谓的“九儒十丐”,在《归亚论》中已经阐述了“文人”是时代前进的导引,然而元朝这种鄙视读书人的态度深深的伤害了中国的文化。元朝是个短暂的王朝,然而不长不短正好八十九年,也就是一个长寿人的年龄。试想一个人从他生下来以后就被告知书读还不如去做娼妓,到了他死的那天整个社会观念都是这麼认為的,所以到了元灭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切身的感到过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尊重文化的传统就会断代和失传。然而在歷史上,即使经歷过战乱和偏安的时代,但是中华文明一直不曾断掉,等到中华文明重新崛起之后,偏安之国又会重新把最先进的中华文明传递回来。但是不长不短的元朝一代则完全砍断了中华文明,所以到了朱元璋的明朝创立之后,中华文明已经受了很大的内伤了,因此明朝人也染上了许多不好的元朝恶习,变得不再如宋朝那麼文明开化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国文明即使不如宋朝那麼遥遥领先於世界,但是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明朝人用了百年的时间重新走完了宋朝的路,并且在后期找到了符合将来“商业文明”的思想,即王阳明的“心学”,这一学说倡导人人皆有成為圣人的可能,倡导知行合一。因此出现了思想大繁荣,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明末的心学家甚至提出了最早的法制思想。思想大繁荣后就会出现科技大繁荣,於是出现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科技著作。“商业文明”到来之前,一定会与旧有的“农业文明”和“市井文明”发生激烈的碰撞,產生许多难以调和的社会矛盾,明末又出现了魏忠贤等大奸,还时逢灾年,所以明朝的灭亡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如果能被一个传统的中华王朝取代,经歷一个短暂的纷争时期应该就可以最终出现“商业文明”。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吴三桂放满清入关,中国又再一次被落后的文明所征服,而且清朝吸取了元朝的教训,因此不如元朝那麼苛刻,但这对於中华文明是一种更大的伤害,好似“温水煮青蛙”,中国人慢慢忘光了自己的文化,甘心匍匐於清帝的脚下,但是清朝却不能真正领会中华文明,终清一朝,满汉不可通婚,清朝还实行了长期严厉的文字狱,使得先进的中华文明最终断绝。这才有了后来,远道而来的英国坚船厉炮打开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事,而孙、黄灭清创立民国之后,儘管有欧美文明的指引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但是很多方面还是不得不重复明朝后中国没走完的路。特别是在文化的寻回方面,任重而道远。

所以,这样看待歷史,就会发现,近代中国的落后不是因為中国的文化落后,恰恰是因為中国的文化被元清断掉了,没有了自己文化的中国人完全迷失在时代的洪流之中了。但是,要强调的是一定是,不能因為歷史上的蒙元满清对中华文明有伤害,今天的汉人就要仇视今天的蒙人和满人。因為这些伤害并非今人所為,没有任何个人有义务為歷史上的祖辈的过错全埋单的。同时,今天的蒙人和满人其实与汉人已经无任何的区别了,已经几乎同化而一了,特别是满人和汉人已经完全没有区别了,满人就是名為满人的汉人,汉人就是名為汉人的满人。研究歷史要站在歷史的角度之上,连歷史和现实都分不清的人不配读这篇文章!
其实,元、清的落后并不因為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而是因為这个王朝固守著落后的文化,并用落后的文化来替代先进的文化。歷史上的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可以分為几类,一类是先进的少数民族,比如鲜卑族,这类少数民族大胆虚心的向先进的中华文化学习,最终同化於中华民族之中并共同创立出灿烂的中华文明,比如李唐就有鲜卑胡人的血统;再一类少数民族,比如契丹族,这类少数民族虽然也给中华文化带来一时的伤害,但是他们最终还是会积极的向先进的中华文化学习,最终化敌為友与和中华文化融為一体;还有一种少数民族,比如匈奴,他们骚扰中华文化,但是没有真正断绝中华文化。最不幸的是遇到元清这种文化,在元清时期文明不被尊重,在其治下的原有中国人甚至不如外国人地位高,比如元把民分四等,原来南宋的人是四等人,而外国人是色目的二等人,在清朝晚期,其利益“寧赠友邦不予家奴”。因此中华文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

那麼為什麼中国的“商业文明”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断掉呢?原因是完成“商业文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在这个巨大变革之中,社会的各种矛盾会前所未有的突出,因此国家会暂时的虚弱。譬如,在蝴蝶的一生中,什麼时候最危险?不是当它还是毛毛虫的时候,因為这时候有毒刺的保护;也不是当它成蛹的时候,因為这时候有硬壳的保护;更不是当它成為蝴蝶的时候,因為这时候它可以自由的飞翔;蝴蝶一生中最危险的时候是其在脱蛹而出的那个时刻,这个时候它的翅膀还不能飞,但是却没有硬壳的保护了,任何一个天敌都可以很轻易的伤害它,因此蝴蝶这时候一定要躲在一个隐蔽安全的地方。同样的,在各国的“商业文明”的到来这段歷史上也可以看到处於相对安全的地方的国家,进行“商业文明”就很顺利,而反之则很曲折,英国也好,日本也好,这些岛国孤悬海外,不用担心落后文化的干涉,因此改革相对顺利。而像法国这样处在大陆的国家,四围强敌,因此其变革过程就波澜壮阔,时间跨度也十分长。而中国所处的环境自古以来就受到北方落后文明的覬覦和骚扰,因此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歷史让中国受到的挫折太大了些。

最后,畅想一下前人找到的本可以指导中国步入“商业文明”的思想——“心学”吧。这个学说对当今的发展大概不再会有多大的指导作用了,毕竟时代已经过去太久太久了。然而,这个思想在当时应该是个很成功的思想吧,且不说这个学说為明朝培养了多少思想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就是在数百年后,似乎都是能指导东方文明前进的,据说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许多思想先进的文人和武士都熟知“心学”,也许“心学”还在日本近代的崛起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呢。那麼晚清的中国人為什麼不用这个现成的学说呢?康、梁等人还寧愿自己杜撰一套理论。其实康、梁未必糊涂,但是因為“心学”是前朝的学说,哪个人敢用前朝的学说来改革当朝呢?这样看来,清朝恐怕注定无法让中国走向“商业文明”了。由於满清长期而严厉的文字狱,使得中国的文人几乎变成了文奴,大清成了一个愚昧自大的时代,文化不被尊重就会导致文化普及率极低,因此很难出现有远见的文人;而同一时期的日本,思想非常活跃,民眾的识字率很高,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尊重,所以能出现大批的“一等文人”。

3 条评论:

  1. 只有有了说话的权利,正义才有可能被伸张。

    大明的言官并不见得个个都是忠良,但是大明的言官之路在古代史上是一个适合忠良生存的制度。大明王朝的皇帝没几个有素质的,但是制度优秀(相比之前的元和之后的清而言),所以出了王阳明、李时珍、徐光启等著名人物,出了于谦、张居正、徐阶等一代名臣,除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著名文学著作,经济文化政治繁荣。技术和军事更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强国。

    像大清那样人人做奴才的制度,有康熙雍正这种数一数二的帝王(康雍二帝个人能力在中国历代帝王排行榜上均可排前五),国家尚且还算兴盛,一旦到了乾隆这种二流皇帝手里,国家就开始走下坡路。

    这就说明一个真理:制度比人可靠。

    说道大明的言官,即使十个人里有九个混蛋,但是只要有一个人是正义的,那么这个正义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被伸张。

    大明的政治思想发展的史实是,主张人人皆可为圣人的心学成为主流,这个理论否定了“圣人”的天生性,可以说为中华传统的“人人平等”思想铺平了道路,所以后来在心学中的儒学家就提出了法制的思想,比法国卢梭造一百年。

    清取代明与元取代宋一样是中华文明又一次被落后文明征服,所以清初的《痛史》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的不同,亡国是皇家的灭亡,亡天下是文明的灭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才是造成中华近代落后的更远,试问一个人连续两次遭受濒死的大病,即使再健康的人,他的身体能不垮掉么?

    回复删除
  2. 中国的历史从夏到民国其实是有规律的



    周、战国、秦、汉、三国、晋
    口口南北、隋、唐、五代、宋、元、明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清、民

    这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夏商周,这三代是分封建国的时代,这个时代就像希腊的城邦国家一样,只有有天下的盟主——天子。但是这个时代的天子不是全中华的统治者,而是诸多城邦的联盟盟主而已。

    战国时期实际上并不属于周朝,因为这个时候各国都称王了,战国七雄个个都是王,个个都把自己视为天子。并且战国还没有完,周国就被灭了。所以战国实际上是一个不属于周朝的独立时期,这是一个过渡时期。秦朝之后,中国进入了帝国时代。这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的时代,这个时代里中国经历着不断的开拓创新,中华文化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己现有的辉煌达到更加高度的辉煌,当然这个突破原有文明达到更高文明的过程在今天看来是很痛苦的。因为在古代,任何一个文明要想突破原有的文明多半只有采取战乱的形式。因此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十分频繁。但是,这也说明古代中国的文化上的新陈代谢过程非常频繁,也就是古代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旺盛。

    到了春秋时代分封建国的制度已经不再适宜于中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因此需要突破旧有的体制。战国时期完全破碎了就有的分封建国的体制,表现出来就是战乱,说明分封建国已经无法调节社会矛盾了。取而代之的是代表贵族地主阶级的秦朝,中国实行了符合时代要求的郡县制。但是,一个新生事物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完善,新东西有时候会改过头,秦朝就是个不完善的贵族地主统治的国家。由于过分的实行了法家的制度所以二世而亡。而后的汉朝吸取了秦亡的教训,以“王霸道杂之”的实用精神兼用儒道法三家的理论治国,最终是国家欣欣向荣。生产力大发展,数百年后,汉朝的制度也不适宜于当时的生产力了。时代需要用庶族地主阶级统治这个国家。但是从贵族地主到庶族地主之间还有个仕族地主阶级,因此有个过度时期。在这个过度时期,首先是三国破碎了汉朝的贵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然后统一为一个先天不足的仕族地主阶级统治的晋朝,没多久就又分裂成南北朝。在这个过度时期,中国是幸运的,因为汉文化始终没有被灭掉。随后,代表庶族地主利益的隋朝统一了天下,和秦朝一样,隋朝推行的是一个崭新的制度,由于没有经验,许多地方做过头了,所以也二世而亡。唐朝则可以吸取隋亡的教训而,兼容百家的运用各种思想,稳定自己的制度。所以唐朝和汉朝一样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两个朝代。唐朝的兴盛导致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时代要求进入商业文明时代。从农业文明到商业文明,肯定要经历一个过度,可以称之为“市井文明”,在这个时期需要出现许多有商业用途的新兴城市(以前的城市大部分是军事和政治用途)。所以五代破碎了唐的制度,宋统一了天下之后手工业高速发展,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然而,宋朝的“市井文明”与晋朝的“仕族地主文明”一样,只是过度的一个文明,因此必然先天不足。中国又是个地理位置不那么优越的国度,北方的威胁从周朝开始一直存在,长城实际上只不过是个马奇诺防线。宋朝和晋朝一样从出生起就感到了灭亡的威胁。与魏晋南北朝不一样的是,这次中华文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于是中华的历史走入了第三个阶段。

    中华的历史第三个阶段是,异族统治导致的文明大倒退和中华文明光复后带着伤痛继续前进的反复的历史。元朝统治了89年,这89年不长不短正好足以重创中华文明。89年大概就是一个人的一生的年龄,元朝是一个反中华文明的时代,读书人的地位非常低,汉人的文明被完完全全的践踏,社会充满着野蛮的思想。试想一个人从出生到死的那一刻都在这样的一个文化中生存,崇尚的是野蛮。所以等到明朝建立的时候,中国人想要找中华文明只有到那些幸存的古籍中自学了。这一次对中华文明的打击巨大,大明一共用了两百年才恢复元气可以勉强继续踏着宋朝的路前进了。大明的灭亡是必然的,按照以前的规律再经历一次分裂时期就可以顺利的进入统一的商业文明时代了。不幸的是又来了,北方又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势力,代替了大明。历史进入了清朝,清朝把中华文明再次阉割,文字狱和四库全书使得中华的许多先进思想被断送掉。比如,大明的心学家们已经提出了法制的思想,比法国的卢梭早了一个世纪,然而这些优秀的思想不能传播,取而代之的是把整个中华民族变成了奴才的国度。所以到了孙黄光复中华之时,中华已经从当年最牛逼的国家,变成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度。

    文明发展面临的过度时期往往是最危险的时期,犹如一只蝴蝶最危险的时期不是毛毛虫时期,因为这时候有毒刺;不是蛹的时期,因为这时候有硬壳;也不是蝴蝶时期,因为这时候有翅膀;而是破蛹而出的那短短的几十分钟。因此蝴蝶必须在隐蔽的地方作蛹,为的就是避免破蛹而出的时候的危险。不幸的是,中华的地理位置不是一个隐蔽之处,常常受到北方威胁。为什么资产阶级大革命在英国、美国和日本能顺利进行,而在法国这样的大陆国家则轰轰烈烈反反复复的不断进行了近百年才最终成功了呢?就是因为英美日孤悬海外,没有后顾之忧。而法国和中国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另外再矫正一个习惯的错误:现代很多中国人看一个朝代强不强,发展的好不好都是看当时的皇帝好不好。其实这是错的,清朝的皇帝个个就个人实力而言个个都可以排到历代皇帝个人实力的前几位上,明朝皇帝则几乎个个可以排到倒数几位上去,但是清朝是一个耻辱的时代,明朝则是出现了中华文明的一次大繁荣。英国出了三个不管事儿的英王,结果资产阶级制度就得以建立,为英国今后成为世界霸主创造了条件。原因只有一个:制度比人可靠

    回复删除
  3. 人们总喜欢把明朝的灭亡归结为崇祯的昏庸和袁崇焕的赐死。实际上,崇祯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昏庸,袁崇焕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昏庸的崇祯和完美的袁崇焕只不过是小说家之言而已。


    明朝的灭亡是因为社会发展到了呼唤新体制的时候了,明末的心学已经开始了中国的启蒙运用,心学家提出了法制的思想。明末的生产力水平也呼唤着一个新的生产关系。因此明末要变革。


    而变革就是给社会做手术,变革的时期是一个国家最衰弱的时期,种种内部矛盾尖锐化。这个时候最需要一个安全而稳定的环境,否则蛮族就会把手术台上的先进文明给消灭掉。这也是为什么孤悬海外的英国、美国、日本能顺利完成资本,主义改革的原因。而法国则走了一条非常曲折的改革道路,而且还是因为出现了拿破仑这种战神级的人物才使得法国最终完成了改革。拿破仑是世界上少有的哲学王,既有战争实力,更可贵的是具有法制思想,哪个有实力的君主愿意制定约束自己的民法典?拿破仑是老天派来拯救欧洲大陆的。法国的改革成功并成为大国,给了欧洲大陆极大的震撼。其后,德国、意大利、俄国才羞羞答答的搞了改革,还是保证君主权利式的改革。


    大明和大宋一样,都是在社会要发生变革的时候被蛮族入侵导致的文明中断,我们的文明是被截断过数次,然后又重新接起来的。因为我们国家的土地是亚洲东部最好的一片土地,而且被我们民族几千年精耕细作,所以在古代的时候蛮族对这片土地垂涎三尺。同时,我们北边的草原又是欧亚大陆上最适合于出游牧蛮族的地方,这片土地不能种庄稼,但是在古代时候水草丰美,一马平川。我们的地理位置天生就无法避免北方的压力。从犬戎、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到八·旗、北极熊,个个都是世界级的蛮族。我们的地理位置注定无法使我们的社会安心的躺在手术台做手术。


    说到变革中的脆弱,中国在从汉末到唐初这段时间的变革,最危险的时期就是在南北朝时期,所幸的是原游牧蛮族的鲜卑族,在最强大的时候居然主动汉化,这使得鲜卑族融入汉族没有让我们的文明中断。这才是的这次改革成功,才有了后来的唐宋盛世。可惜后来的中国没有这么好运了,中国在变革的脆弱时期,被元清两次灭国。这才是中国后来落后的原因所在。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