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星期六

大同论

人类把自己人为的分成了各种民族,然后在民族间挖出鸿沟。明明同样是人,但是一定要分你那边的和我这边的,然后相互之间争夺一切资源。人类历史上传说中的妖怪,很多其实只不过是异族。比如汉族传说中的蚩尤:“人头牛蹄,四目六手,食沙石子”,实际上蚩尤应该是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祖先。人们总把他族人视为妖怪,而对于妖怪就无条件的恨,必须铲除,远古时代是不会有人讨论妖怪到底有没有人性的。所以远古时代中两个不同的民族间是无条件的仇敌。然而,人类也会无条件的信任自己人,哪怕那个自己人是从前的仇人。炎黄两个部落尽管曾经相互敌对,但是一旦成为统一的部落联盟了,就相互密不可分。但是,尽管人们一次又一次的经验表明,自己的仇敌也不是个个都是坏蛋,然而人们始终默认那些不熟悉的民族是对自己有害的。

为什么人类存在着这么多分歧,存在着这么多非理性呢?原因也许可以解释为:在自然界中,单个的人是毫无防备能力的,单个的人跑不过马,咬不过狼,游不过鱼,爬树都比不上猴子,单个的人没有任何看家本领能让自己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所以单个的人在心底之中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感。然而,一个一个的人一旦结合成一个群体,这将是自然界中最强大的力量,无论狮子、老虎、黑熊、大象都不能不向人群低头,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威胁到人类的物种就是另一群人,因此人类唯一需要提防的就是另一群人。源于内心的恐惧感,不得不结合成一群人的存在方式,以及只需要提防另一群人的心理使得人类人为的把人群分为你的我的。把一切不认为是自己民族的东西都视为有害的,把一切自己的东西全默认为正确的。知道极其充足的证据摆在面前之时才会勉强改变一下固有的想法。这就是原始的人性!

人类的文明的进程就是不断突破这种原始人性,不断相互认同的过程。人类的最终化就是大同。

大同就是不同人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种族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人是有思想的生命。因此大同是建立在一个公允的、普适的价值之上的。这种公允、普适、宽容、合理的价值观使得原本不同群体的人相互认同。只有把对方视为和自己一样的人,不比自己高贵,更不比自己低贱,两个不同的群体才有融合的可能。如果把对方视为主子或者视为奴才,两个群体即使共存多年也不可能融合。比如大清存在三百年,但是旗人和汉人不可能融合,然而民国的几十年时间就让对立了三百年的两个民族迅速融合。可见,不能不说平等、宽容和相互理解是民族认同的核心价值。

大同不是绝对平均,所谓大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实现的过程。古人希望的大同在我们今天已经基本实现,而今天的人类又在追求更高层次的大同。汉晋时期的人,大概认为鲜卑能和汉人融合就基本大同了,宋朝时期的人大概认为契丹和汉人能为一家就大同了。先秦时代所谓的天下就是今天的汉地,先秦时期追求的“天下大同”从秦朝到汉朝就已经完成了。但是今天的我们依然在期盼更深层次的大同。那就是地球上的人类能够相互认同,相互平等的共处。可以预料到将来,实现了今天认为的大同之后,人与人之间依然会有许多不同,那时候的人将会追求更更高层次的大同了。

大同之后人类将认同共同的价值观,将不分彼此(至少在今天人看来那是个“不分彼此”的时代,当然将来的人们可能还是认为会有彼此之分,比如不是同一个家族就不是自己人,那时候就需要追求更高级的大同了)。今人的荣辱在后人看来只会客观分析,而少有切身感受。当年炎黄之间仇深似海,“炎黄的大同”使得我们这些后代们不会感受到这种切齿之恨。当年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杀的昏天暗地,今天的中华民族也不会相互仇视。(当然,炎黄的大同已经彻底完成,今天没有任何人能挑起炎黄之间的后代的不认同了。但是炎黄和蚩尤的大同还不那么彻底)。

有人说曾经辉煌过的民族永远不会沉沦,这恐怕是乐观过度了。比如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今天就完全消失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不是血统,一个民族的消失不是其血统消失了,而是其文化消失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是靠什么维持的呢?通常而言包括这个民族所占有的自然资源、历史沉淀、经济秩序、文学法律等等,这些客观资源一旦损失,一个民族的文化就会营养不良;这些客观资源一旦消失,一个民族的文化就会消亡。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民族是否消失了呢?就是看大同之后的文化,如果大同之后的文化找不到这个民族的任何影子,那么这个民族就真的消失了。

大同是一个人类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一族之人如果不被灭尽,那么一定会走向大同。今天我们努力与否,我们的后代都必将走入大同。不是大同他人就是被他人大同。我们今天的所有努力只不过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更有尊严的通向大同,同时让大同后的文化中,能有更多的比例是起源于我们的文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